> 工作动态
《中国财经报》台州蹲点日记|这里的生活真安逸
  • 日期: 2023- 06- 12 11: 28
  • 来源: 市财政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今年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财政干部的必备本领。作为搞好财政新闻宣传、记录时代变迁的重要举措,《中国财经报》记者近日派出调研组到台州开展蹲点调研,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掌握真实情况和社情民意。现将《中国财经报》台州蹲点日记进行转载,敬请关注。

33.jpg

中国财经报记者 齐玄江 赵陈怡

吴宇宁 陈映其

开车的江师傅,嘴边总挂着一句话:“我们箬横人现在的生活可安逸了。”记者也曾问他:“你们办事方便吗?需要托人吗?”他说:“完全没有必要,只要按规矩流程办就行了。”

在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几天的蹲点调研,记者采访了政府官员、民营企业负责人、工人、农民及普通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满足、快乐与自信。

特殊的“幼儿园”

5月27日,当我们提出要去走访一家幼儿园时,陪同采访的箬横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任晓黎神秘地说:“我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个特殊的‘幼儿园’吧。”

来到门前,才知道她所说的“幼儿园”名叫东浦残疾人之家。正值饭点,两间屋子大小的食堂里,三三两两地坐着正在用餐的人们,餐盘里盛着红烧肉、鲳鱼、包心菜,边上还有1碗豆腐汤。

东浦残疾人之家管理员童丹城说,残疾人之家托管了20位患有智力残障的重度残疾人,来自东浦工作片的各个村。他们早上7点被家人送过来,下午5点半被家人接走,是一所特殊的“幼儿园”。

随后,我们来到了食堂隔壁,两间屋子里,残疾人们有的在摁纽扣,有的在塑料盒上贴纸。童丹城介绍,他们做的都是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大多由托养中心统一调配,包括夹夹子,灯具厂的节日灯组装,简易“球中球”“塑料花”“帽拖”组装等,主要是让他们有事可做,也能获得报酬。

他们不想做,也可以玩。楼上有书画室、图棋牌室、功能康复室、心理疏导室。我们也搞一些文体活动,去年7月,就在这院子里开了一次建成区、贯庄、东浦三个片区的残疾人之家运动会,大家都玩得很高兴。

特别要提及的是,这里的管理人员都是低边低保的轻度残疾人(非精神残疾),他们通过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被聘用。

任晓黎告诉记者,箬横镇现有持证残疾人约4650人,像这样的残疾人之家有3家,都是集生活照料、劳动就业、康复服务、技能培训、文体活动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

残疾人的“秘密花园”

循着花的清香,我们来到了温岭的“莫奈花园”——雯心园艺。

穿过一间摆满盆栽花的屋子,一条泥土小路呈现在眼前,小路两边的大冰菊开得正艳。女主人王媛萍骄傲地告诉我们,这条她精心设计的小路叫“婚礼之路”,已经见证了很多新人的难忘时刻。

穿过种满向日葵、铁线莲花、绣球等的花丛,我们来到了花园的中央,在一个开放式的小棚子里坐下。向日葵代表着希望,月季代表着爱情,绣球代表着友谊……这里有上千个品种的花卉,其中铁线莲32个品种、绣球花35个品种,欧洲月季有230余种。每一个品种都是王媛萍试种成功后移栽过来的——这里是她的秘密花园。

王媛萍做园艺场的念头正是源于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的《秘密花园》。“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但这没有影响我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花花草草。2012年我无意间发现了《秘密花园》这本书,书里有好多花卉,它们好典雅好高贵,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也默默许下心愿要拥有这样的花园。自此以后,一遇到不知道的花卉、草藤,哪怕是灌木绿植,都会研究半天。我家阳台上还有个试种区。”王媛萍说。

从小园地到面积达13亩的园艺场,再到现在36亩的大园艺场,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却很幸福。王媛萍说,她的启动资金只有5万元,于是以抵押车的方式又“换”来了20万元,但这依然不够。不过根据残疾人帮扶政策,她获得了10万元的免息创业资金,而后温岭市政府、市政协、市残联和箬横镇政府知道后,也陆陆续续送来了扶助资金。“除了资金上的支持,大家给予的精神上的支持更让我充满力量,走到哪,大家都会关心我的近况,鼓励我坚持下去。特别是三新共富综合岗主任陈祥文,经多方协调,帮我租下最初的13亩土地,还经常开导我,帮我出点子。”王媛萍说。

园艺梦的实现离不开实打实的技术。“生蚜虫了怎么办?阳光不足怎么补?培土营养成分怎么均衡……这些问题都是我和家人们一点点弄明白的。”王媛萍说。

如今,王媛萍已是台州市乃至浙江省的残疾人创业典范。“我真的太幸运了,得到了好多帮助。家人们支持我的梦想,政府给予了很多帮助,好多人也来捧场。我要让这里成为花卉图书馆,把花卉介绍给孩子、家庭女主人……我还要走出去,输出园艺设计,让这些五彩斑斓的花能进入寻常百姓家,让他们因此更热爱生活。”王媛萍说。

在这养老很放心

箬横镇构建起“覆盖全体老年人,以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内容,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箬横镇有1家公办敬老院,依山傍水,占地面积20亩,政府投入5000多万元,建有养老床位206张,医疗床位30张。重新选址的敬老院位于龙岗村石岩头,目前已竣工验收,待完成招标后即投入使用。此外,还有7家民办养老院,可根据床位数等获取相应政府补助。

记者来到白峰养老院的时候,一楼大厅里正在播放着电影,老人们正坐着观看。院长杨国兵告诉记者,现在院里有107张床位,已经满员了。护理员有25人,全部持证上岗。老人们平均年龄在八九十岁,曾经入住了一位107岁的老人。

穿过一楼大厅,我们坐上电梯来到住宿区。有的房间布置成病房,配备了基础医疗设施,有的则像是酒店房间。出来闲逛的江阿姨热情地拉我们进屋坐坐。一张1.8米的大床、一张电动按摩椅、一台冰箱、一个柜子、一个书桌、一架子的衣服,还有一个独立卫生间,让屋子满是温馨。“这里饭好吃,打扫得又很干净,我特意吃了好几顿才决定住下来的。”江阿姨高兴地说。“这里还有室外健身区、棋牌室,有的时候,我们也自己开车出去逛逛。”江阿姨的老伴接过话说。

隔壁的江阿婆是白峰养老院第一个入住者,年轻时曾在上海打拼,后来因为中风,执意回家养老。“我试睡了四五晚后才决定留下,你看,四年就这么过去了。”江阿婆操一口上海腔调的普通话说,“我每天吃什么,儿子们都知道。我在这住,他们很放心。”

杨国兵说,每天养老院会在微信群里发布今天的餐食、老人们的活动情况,让家属放心。除了江阿姨、江阿婆这样生活自理、弱护理的老人,还有一些需要全护理的老人,离这最近的箬横镇中心医院也能够提供一些医疗支持。

除了养老院,居家养老是箬横镇多数老人们的选择。目前,箬横镇有3家镇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服务老人150人次左右,为附近老人提供就餐、娱乐、健身等服务。另外,还有“N”个村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其中58家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运营,依托镇级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村级照料中心的“阵地”作用,为本村老人提供送餐、基本健康观测、清洁卫生等服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