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台州市财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4-02-04 16:19  来源:市财政局  点击:

2023年,台州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省厅部署,积极打好财政助力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扎实开展财政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时隔3年再次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累计斩获61项市级以上荣誉表彰,获得各级领导批示27次。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成效,可以概括为奋力交出“六篇报表”。

一、聚焦抓收入、壮财力,交出“统筹保障”高分报表

科学有序组织财政收入。坚持市县联动,强化财税协同,深化部门协作,科学有序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努力保障收入质量。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4.28亿元,增长12.1%(主要是2022年度留抵退税政策力度较大,收入基数低),为调整后预算的105.3%。其中,税收收入409.34亿元,增长15.1%,为调整后预算的108.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2.8%,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643.31亿元,下降9.8%,为调整后预算的94.1%;加上转移性收入335.56亿元,收入合计978.87亿元。

持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紧盯国家最新政策,积极争取更大力度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将向上争资金工作纳入2023年市对县(市、区)考核范畴,激发全市各地各部门向上争取积极性。2023年全市共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255.82亿元。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强化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用项目质量提高发债成功率。2023年全市共争取到新增政府债券217.33亿元,其中专项债券资金198.53亿元,一般债券18.8亿元,重点保障了过江隧道、上三高速、新建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等项目建设。

积极盘活存量优质资产。依法依规盘活资源、统筹资金,将留存在各预算单位的非财政拨款资金及存量资金等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在编制年初预算时,优先安排单位自有资金保障支出需求。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坚决避免资产闲置、低效运转等现象发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工作,积极拓宽思路、探索盘活新模式,2023年全市共上报9个盘活项目参加全省评比,其中我局上报的椒江区“发挥闲置资产效益 建设社区服务阵地”获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优秀实践案例。

二、聚焦稳经济、促发展,交出“稳进提质”高分报表

全面支持经济稳进提质。坚决执行“8+4”政策,全市落实地方财力保障资金233.43亿元,并按“能快则快”原则加快拨付,当前地方财力安排资金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进度分别达到100%、89.59%,均居全省前列。助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全市投入商务发展专项资金4.69亿元,着重支持“海外台州”建设;配合出台《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签订“两国双园”项目3个,助力二手车出口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实现全国领先。支持双循环物流能力提升,兑现集装箱水路运输奖补、航线补助,研究形成吸引台州综保区短驳运输补助等财政扶持建议,推动台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列入国家级名单,为全省唯一。不断激发社会消费潜力,全市发放汽车、家电、餐饮、商超等各类消费券2.30亿元,拉动消费59亿元。持续降低经营主体税负负担,全市合计办理出口退税192.70亿元、留抵退税58.40亿元,落实税费优惠政策134.40亿元。其中,会同争取台州港列入国家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助力“台州货、台州出”,全市享受试点企业118家,涉及出口额达到4229万美元,企业物流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扎实推进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升级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以顶格标准配置“民营经济30条”财政相关举措,支持构建“创新核、制造核、服务核”圈层式产业生态。首位保障科技创新,助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市共投入科技支出31.32亿元,增长16.6%,其中市本级支出6.21亿元,增长17.2%,有力推进“315”“两个天地”专项行动、“一弓一箭”科创体系建设。加强人才经费保障,积极支持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和“国际工程师之城”品牌打造;配合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等人才新政3.0,支持人才工作项目开展和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政策兑现,有力支持新引进国家级人才47人、落地院士创业项目8个。聚焦打造一流临港产业带,积极参加省“4+1”专项基金组建,与省产业基金合作设立浙江省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基金,引导链主型项目和优势产业向五大城集聚。投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台州制造能级跃升,足额提取“腾笼换鸟”专项经费,支持传统产业创新升级。抢抓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特色的科创新赛道,构建财政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X”政策体系,助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支持构建与产业融合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推动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助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在全省地市中率先出台财政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十二条。推动“政企通”迭代升级,依托“政企通”平台,全面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今年以来全市开展项目申报1184个,申报企业1.70万户次,申报金额40.40亿元。持续加大财政政策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倾斜,我市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获得中央资金补助2000万元。配合“新时代二次放水养鱼”行动,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全市政府采购项目中小企业份额占比达94.55%,精准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强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全市投入265亿元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重点保障台州技师学院、台州护士学校迁建、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台州机场改扩建及进场道路、台州市域铁路S2线等一系列教育、卫生、交通等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保障重大项目审核任务,合理有效控制投资,市域铁路S2线项目经过提前介入、现场踏勘、优化流程、容缺办理及时完成审核任务,核减造价6.47亿元。

三、聚焦惠民生、增福祉,交出“共同富裕”高分报表

以支持公共服务“七优享”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做好民生保障,全市民生支出640.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6.5%,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不断满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元需求。

兜底提档社会保障。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养老服务城乡社区一体均衡发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列入全国试点,获得中央资金补助3013万元。在全省率先将居家护理纳入医保报销,支持医康养护一体化融合发展,“互联网+居家护理”获国家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持续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2022年提高了828元/年.人。坚决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底线,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提升至89.1%。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年度门诊救助限额从400元提升到2万元,低保和低边的残疾人住院救助比例分别提高到80%和70%,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至每人每月333元。

优先支持教育提质。优先发展教育,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坚持加大投入力度和优化支出结构并举,全市教育支出191.83亿元,增长9.8%,其中市本级支出28.02亿元,增长13.4%,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提质,台州市区义务教育领域“钱随人走”转移支付机制得以构建。

至上保障生命健康。助力健康台州新三年行动,深化医共体改革、加速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健康台州建设等工作,持续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优质共享,我市提前4年实现县域三级综合医院全覆盖,成功入选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支持打造善育高地,加大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和智慧托育服务扶持力度,全市建有托育机构的乡镇覆盖率达到90%。

积极助力文旅融合。围绕新时代文化台州工程“5851计划”,支持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浙东唐诗之路、浙江·台州1号公路,启动“世界美食之都”申创,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体育健儿在杭州亚运会上成绩喜人,央视跨年晚会第三次落户台州。

创新打造共富成果。系统部署落实共富攻坚行动,全市共承接26项省级共富财政“小切口”改革试点,其中市本级承接7项试点。持续开展财金协同助力扩中家庭改革,通过财政和金融机构贴息撬动扩中家庭增收致富,相关工作获得张雁云副省长批示。“财金协同助力扩中家庭改革”入选全省共同富裕第三批试点;“创新财金协同支农助力乡村增收创富”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案例(第三批)。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全市域上线“慈善一日捐”的地市,通过“浙里捐赠”平台上线的慈善项目数和捐款金额同比增长了155%和357%。

四、聚焦助融合、促协调,交出“全域美丽”高分报表

加码发力乡村振兴。围绕深化“千万工程”,系统重塑“大三农”政策资金扶持方向和支出结构,梳理整合涉农补贴项目57项,集中财力支持和美乡村建设;投入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资金,有力扶持农业“双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域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数字化改革和基层政策性信贷担保服务创新“双试点”,已建立5400万资金风险池,累计引导撬动12.57亿元金融资本、3.90亿元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惠及2600余名农业经营主体。9月,我局受邀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全国展示台州财金支农的实践和探索;11月,台州财金协同破解农业融资难题相关经验信息被国办录用。

不懈推动城市更新。积极推动实现“二次城市化”,支持全域深化“五大攻坚”,有力推进32个重点区块有机更新。推动城市空间重塑、功能集成,市本级安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3000万元,重点支持甬台温高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和市临港产业带未来汽车城战略规划等重大规划。

坚定支持绿色发展。持续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支持争创生态环境与健康国家试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持续推动减污降碳,扎实保障生态补偿,推动落实椒灵江流域生态补偿和长潭水库生态补偿机制相关工作。支持绿化造林2.10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5.20万亩,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242%与124%,位居全省前列。大力支持五水共治、污染防治,积极助力我市连续3年捧回“大禹鼎”银鼎。有序推进蓝色海湾项目建设,临海白沙湾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玉环岛、大陈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一贯重视本质安全。围绕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大力支持高水平平安台州建设。保障粮食安全,配合出台农贸市场更新提升支持措施。支持基层智治,聚力打造“平安大脑+网格智治”社会治理体系。支持灾害防治,全市投入救灾应急专项资金1.71亿元,市本级另外投入医药储备、农药物资、救灾储备、粮食风险基金1050万元,切实强化防灾抗灾应急能力。市本级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为伤者垫付和追偿的抢救费总金额均居全省第一。

全力促进区域协调。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决策部署,加强援疆、援川、援藏等资金筹措和管理,全市投入对口援建专项资金2.82亿元,全力支持、持续推进援疆、援川、援藏等工作;组织全市1522家预算单位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政府帮扶采购金额达到1588.08万元。

五、聚焦防风险、提效能,交出“财政治理”高分报表

财政改革稳步推进。优化完善市与新区财政体制,形成《关于完善市与台州湾新区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改革财力分配机制,进一步赋能新区发展。不断推进数字化改革,将审批报销事项全流程全场景全链路纳入“浙里报账”范畴,切实提高了平台活跃度。作为全省“浙里报账”首个试点和首个市域全面上线的地级市,我市现共有2611家单位上线使用“浙里报账”应用。开展财政综合和票据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非税收入电子化缴库全市全覆盖,积极推进医疗电子票据线上报销改革。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有序推进“浙里基财智控应用”在全市130个乡镇(街道)100%上线使用,建立健全基层财政管理体系,提升基层财政数字化治理能力。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财政涉法涉诉事务管理办法,推动财政法治建设体系化、规范化、平台化。

资金管控靠前谋划。统筹安排财力,保障重点支出,按照“保重点、压一般”的原则,“三保”等刚性支出给予足额保障,弹性支出根据项目轻重缓急予以保障,专项资金实行“切块限额”竞争性分配机制,确保了有限财力的科学配置。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在年初预算压减的基础上,按照一般性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公用经费定额压减不低于5%的要求进行进一步压减,全市上下共压减资金10.30亿元,统筹用于“三保”等重点领域。

绩效引领持续深化。将部门支出进度纳入2023年度市级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加强支出进度监测,压实预算单位支出主体责任。围绕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共开展项目自评2378个,财政抽评238个,部门重点评价16个,财政重点评价12个。对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政策)开展绩效指标实质性审核,审查指标900条,涉及资金18.25亿元。以台州妇女儿童医院战略合作项目为小切口,开展重大合作投资项目绩效调研,全面评估合作共建模式下财政资金的投入和产出并提出指导意见,提升项目运营效率和效果,相关工作专报获李跃旗书记批示。

财政风险有效防控。积极防范“三保”、社保、政府债务风险,妥善做好PPP项目清查和存量项目处置。创新库款调度机制,通过严密监测、科学测算、严控暂付款规模等手段,充分发挥库款的压舱石作用。建立经费事项财政追加机制,财政支出管理从后端走到前端,更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将单位资金全额全过程纳入预算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检查工作,对市级预算单位财政资金安全检查范围实现“全覆盖”。

财会监督从严从实。在全市组织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推进有力、效果明显,在11月份全省预算执行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推动市公立医院网上招标,扩充重建评审专家库,有序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招标工作。联合出台《台州市纪检监察监督巡查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调的实施意见(试行)》,以制度手段强化财会监管合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形成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的长效机制。对外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持续推进财会监督年各项工作开展;对内压实专项风险牵头处室监管责任,内控内审扩围增效,开展审计和资金安全情况检查,进一步压实专项风险牵头处室的监管责任,双向发力构建内外并举全覆盖的监督体系。

六、聚焦优管理、强队伍,交出“硬核队伍”高分报表

开展主题教育。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着力构建“班子领导带头学,支部党员深入学,青年干部专题学”的学习格局,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目的。今年以来共开展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40次,分批参加为期3天的市委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组织开展专题读书班共计4期5天,赴温岭等地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支部党员层面,组织开展党务干部培训班1期,分支部集中学习150余次,分批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台州足迹”开展主题党日。青年干部层面,开展“明德守法、完善自我”青年沙龙,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重要论述,并围绕“对党忠诚老实”“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开展研讨交流,做出个人承诺。

打造党建品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谋划全年党建工作,制定出台《台州市财政局2023年机关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台州市财政局2023年机关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清单》。紧扣共同富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凝聚作用,党组书记领办“党建引领、财政促富攻坚行动”;深化支部党建和业务融合,打造共富“五财”。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稳妥完成五个机关支部的换届工作,配齐配强党务干部。“薪火相传”党建品牌建设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在市直机关工作片组交流会上分别作典型发言。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工委工作获得全市五四红旗团工委、共青团工作创新奖。

助力参谋决策。坚持实效导向,围绕高质量发展、群众急难愁盼、财政重点工作、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6篇高质量调研成果。对照要求,认真查摆问题,剖析问题原因,梳理形成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整治方案,开展专项整治。围绕三个一号工程”“清廉财政建设”“共同富裕”“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出台专题宣传方案,并在台州财政微信、《台州财税与会计》等开设专栏,形成宣传矩阵。围绕财助共富、财金支农、地瓜经济等工作撰写专报,累积得到了省、市领导27次批示。第一时间报送台州财政工作经验,信息被国办、财政部和省、市级以上简报、媒体录用稿件96篇次。

加快变革重塑。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积极储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规范干部选任工作,畅通晋升通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标准,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搭好培训平台,强化生成性学习。围绕财政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结合时事热点,精心打造“菁才沙龙”品牌,今年以来,联合温岭市财政局、三门县财政局创新举办“智能拥抱财政,创新引领未来”“五全扬清风 廉洁映财心”主题沙龙活动。开设“菁”春课堂,举办破圈财圆桌论坛,完善“走到前端”所必需的知识体系。我局年轻干部工作得到肯定,在全市干部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暨选调生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台州财政以系统联建为抓手,打造全能综合型青年干部队伍》获得全省变革型财政组织创建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省财政系统人事处(科)长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深化廉洁导行。坚持以“五全”工程为引领,市县联动合力推进系统清廉建设。将清廉财政纳入对处室、对县(市、区)局绩效考核,同步抓实“三不腐”能力体系建设,倒逼各地业务提升;设置清廉“晾晒台”,以“作战图”每季度晾晒全市65项任务推进情况,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工作氛围;开设市县“宣传窗”,编制清廉财政简报、在《台州财税与会计》设置清廉专栏,提供清廉工作交流平台,并协同各县(市、区)开展“学廉、宣廉、强廉”活动20余次,有效推动清廉财政与业务推进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入选全省清廉财政建设成绩突出单位。